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丨民族知识小讲堂
  发布时间:2020-09-03 10:08:00 打印 字号: | |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丨民族知识小讲堂


每年9月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确定的“民族团结月”,今年的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塞上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大力发扬民族团结优良传统,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的政治基础和内在要求。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也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民族团结依然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基本保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民族工作的小知识。

1.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2.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什么是民族互助?

民族互助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反对任何民族一切形式的剥削,主张各民族之间真诚互助、互相支援,以谋求共同利益,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

4.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指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目标是什么?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7.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8.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是什么?根本途径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9.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有哪些?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

10.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意义有哪些?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2)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3)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东兴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