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东兴法院召开司法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12-01 08:45:37 打印 字号: | |

11月30日,东兴市人民法院召开司法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念明就近年来该院开展司法救助情况、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发布, 并现场发放司法救助金19.6万元。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晓燕主持发布会。

     该院紧紧围绕“救助案件司法化、救助制度法治化”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救助功能,把握“广度”“尺度”“宽度”“温度”四个维度,切实做好司法领域中最大的“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人民法院的群众满意度。近三年来,该院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41余万元,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9件,救助申请人43人,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129万元。

做法及成效

一、延伸来源广度,形成 “一盘棋”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全院的主观能动性延伸司法救助案件来源的广度,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着力将司法救助工作贯穿于执法办案各环节,在案件办理中主动发现、主动告知、主动关怀、主动救助;同时司法救助委员会改变过去“申请才救助,不申不救助”的传统做法,与办案部门及办案法官保持密切沟通,主动向案件当事人宣传司法救助相关政策,打通司法救助案件来源的“绿色通道”,努力让司法救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二、把准核查尺度,实现精准化司法救助注重审查核实材料真实性,在对司法救助对象提供的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初步严格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地进行走访调查核实真实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救助材料全面性、客观性;针对疑难类司法救助案件,形成由院庭领导亲自把关,司法救助委员会共同研讨的模式,通过召开司法救助委员会会议,展开讨论,精准发力,制定救助方案,确保实现救助工作精准化、救助效果最优化

三、拓宽救助宽度,形成多元救助体系一是加强联动救助模式,密切与上级法院的沟通协调,解决救助资金有限问题,发挥司法救助金最大功效。近年来,与防城港中院联合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件,救助12人,联合发放司法救助金23万二是发挥司法公信力,整合公益资源,形成“社会+”的救助模式,最大限度为困难当事人解难题。2018年,联合东兴市各银行、律所、志愿者协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一名刑事受害婴儿捐助5万余元,解决治疗难的实际困难。三是采取“心理疏导+”救助模式,对已获得司法救助金的困难群众不定期进行回访,特别是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中,该院根据实际情况,为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做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

四、体现司法温度,为困难申请人纾难解困。强化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将妇女、未成年人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作为司法救助重点,为其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救助,及时足额发放救助金,切实让救助金真正用于帮扶涉困特殊群体,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近三年来,该院共救助妇女、未成年人及残疾人25人,发放救助金 43.8万元,占已发放司法救助金总额的34%。

该院执行局局长吴祖环分别就相关工作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后,东兴市法院将继续加大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彰显司法关怀,输送司法温暖,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东兴法院